近年来,随着影像医学的进步和健康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早期肝癌被发现和诊断。早期肝癌手术切除后预后较好,但仍约有一半病人手术后会出现复发。传统临床病理因素无法用于预测早期肝癌术后复发的风险。针对上述情况,元云飞教授和李斌奎教授团队牵头,联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国内多个单位,利用全基因组甲基化芯片和焦磷酸测序技术,首次筛选出与早期肝癌复发风险相关的、发生异常 DNA 甲基化的3个新基因(SCAND3、SGIP1和PI3),并以此为基础建立甲基化标签风险预测模型(MSEH),可以使68%的高危复发风险病人提前得到准确预警。该研究历时5年余,最终在来自中国不同地区和国外 TCGA 数据库的独立样本人群中都得到了良好验证。
该研究首次报道了与早期肝癌复发相关的 DNA 甲基化标记物,有助于临床医生对早期肝癌患者进行准确甄别,实现个体化治疗。对判断为高危复发的患者实行积极随访和辅助治疗,低危复发患者则可避免接受过度复查和治疗。研究成果对有效提高肝癌病人生存期,降低个人、社会和政府医疗成本支出,以及更合理配置有限医疗资源均具有重要意义。
这一研究获中山大学转化医学985工程项目、广东省转化医学公共平台项目等资助。这是中山大学,也是我国临床肿瘤学界在肝癌研究领域发表的具有独立、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第一和通讯作者)的重要转化医学研究成果,标志着肿瘤防治中心转化医学研究以及中山大学和广东省转化医学平台建设获得国际专业、权威平台的高度认可和肯定。
相关链接:
通讯作者简介:
元云飞,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肝胆胰科副主任,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PI。主要从事肝胆胰肿瘤的外科治疗和肝癌的介入治疗,擅长复杂肝癌及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外科治疗,同时致力于肝癌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和转化研究。近年来承担和参与了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其中获得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次和科学部主任基金1次),作为(共同)第一或(共同)通讯作者,多篇论文发表在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The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 Gastroenterology、Hepatology、Gut、Cancer Research、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Oncogene、Annals of Surgery等国际著名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