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专家

杨群英

职务:胶质瘤单病种专家组成员
职称:医学博士,主任医师

专长

神经系统肿瘤的化学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及综合治疗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神经外科/神经肿瘤科化疗专科医生,胶质瘤单病种专家组成员。2012年在美国肿瘤综合治疗排名第一的德克萨斯州立大学M.D. Anderson癌症中心神经肿瘤科临床进修学习。2013年在香港中文大学威尔士亲王医院神经外科及脑肿瘤中心任访问学者,从事神经肿瘤的临床研究工作。
    从事各种恶性肿瘤的化疗及综合治疗临床医疗工作十余年,并通过诊治较多的脑转移瘤及原发脑肿瘤患者,对神经系统肿瘤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与探索,是我国最早专职从事神经肿瘤化疗工作的专科医生之一。特别是对原发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脑转移瘤、儿童青少年恶性肿瘤的化疗具有丰富经验。擅长脑胶质瘤、脑生殖细胞肿瘤、髓母细胞瘤、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神经母细胞瘤、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恶性脑膜瘤、室管膜瘤、脑转移瘤等的化疗及个体化综合治疗。
    2007年开始至今负责举办共6届“全国神经肿瘤化疗及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学习班”(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参与了多项国际及国内多中心的抗肿瘤新药(细胞毒性药物及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的临床试验。获得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卫生厅科研项目、广东省科协资助项目(中青年科技工作者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资助)、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单病种科研基金在内的多项科研资助。主编《神经系统肿瘤化疗手册》,参编《神经系统肿瘤》、《中枢神经系统常见肿瘤诊疗纲要》等著作,在 及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

加载更多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神经外科/神经肿瘤科化疗专科医生,胶质瘤单病种专家组成员。2012年在美国肿瘤综合治疗排名第一的德克萨斯州立大学M.D. Anderson癌症中心神经肿瘤科临床进修学习。2013年在香港中文大学威尔士亲王医院神经外科及脑肿瘤中心任访问学者,从事神经肿瘤的临床研究工作。从事各种恶性肿瘤的化疗及综合治疗临床医疗工作十余年,并通过诊治较多的脑转移瘤及原发脑肿瘤患者,对神经系统肿瘤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与探索,是我国最早专职从事神经肿瘤化疗工作的专科医生之一。特别是对原发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脑转移瘤、儿童青少年恶性肿瘤的化疗具有丰富经验。擅长脑胶质瘤、脑生殖细胞肿瘤、髓母细胞瘤、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神经母细胞瘤、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恶性脑膜瘤、室管膜瘤、脑转移瘤等的化疗及个体化综合治疗。2007年开始至今负责举办共6届“全国神经肿瘤化疗及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学习班”(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参与了多项国际及国内多中心的抗肿瘤新药(细胞毒性药物及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的临床试验。获得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卫生厅科研项目、广东省科协资助项目(中青年科技工作者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资助)、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单病种科研基金在内的多项科研资助。主编《神经系统肿瘤化疗手册》,参编《神经系统肿瘤》、《中枢神经系统常见肿瘤诊疗纲要》等著作,在 及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

联系方式:
  
电话:020-87343311,020-87343309  传真:020-87343821

主攻方向: 
    神经系统肿瘤的化学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及综合治疗。

主要社会兼职:
  1. 广东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2. 中国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会员
  3. 中华医学会 (肿瘤化疗) 学会会员
  4. 中国医师协会专科(神经外科)会员
  5. 广东省医学会会员  

主持及参与课题基金项目:
  1. 中国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神经肿瘤研究项目:新诊断的高级别胶质瘤术后替莫唑胺标准方案对比标准方案联合干扰素α治疗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2013-2015,第一主持人。(20万,横向项目,项目编号:CSNO-2013-MSD 013)
  2. 恶性胶质瘤的EGFR靶向治疗研究.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单病种科研基金(201003), 第一主持人。2万。院系科研基金
  3. 分子诊断技术在脑瘤个体化治疗中的研究.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项目, 2012-2014,第二主持人。(30万,横向项目,合同编号W2012FZ101)
  4. 天然溶瘤病毒M1靶向性杀伤恶性脑胶质瘤细胞的胞内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面上项目(81273531/H3105),2013.1-2016.12,第三主持人。60万
  5. 雷公藤甲素体内外抗胶质瘤干细胞效应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81001120/ H1618),2010-2013,第三主持人。17万
  6. 新型分子标记物IDH1在胶质瘤中的分布及其对临床预后评估的意义.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1B031800186),2011-2013,第三主持人。4万
  7. 胶质瘤干细胞样细胞耐药机制及逆转研究。省部级广东省省计划项目面上项目,2012-2014,第三主持人。4万
  8. 干扰素-α/β抗MGMT阳性胶质瘤干细胞样细胞化疗耐药的体内外研究。省部级教育部博士点专项基金,2012-2014,第三主持人。12万
  9. 药物反应相关基因多态性与晚期鼻咽癌化疗疗效之间相关性的研究. 广东省卫生厅基金(A2008214)2008-2009 ,第三主持人。合同总1万/0.4万配套。厅局级
  10. 恶性脑肿瘤靶向给药系统——人参皂苷Rg3 固体脂质纳米粒的研究。省部级广东省省计划项目面上项目,2012-2-13,第四主持人。3万。
  11. 肺癌脑转移的综合治疗及抗肺癌新药血脑屏障通透性的研究.广东省卫生厅科研项目(B2006062),第五主持人。0.5万。厅局级

参与临床研究:
  1. The Stupp Regimen Preceded by Early Post-Surgery Temozolomide vs The Stupp Regiman Alone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Newly Diagnosed Glioblastoma Multiforme (GBM).2008-2009
  2. 替莫唑胺联合尼妥珠单抗治疗复发恶性胶质瘤的多中心Ⅱ期临床研究。2009-2010
  3. 低级别胶质瘤的治疗决策(中山大学5010计划)。2007-2011
  4. 替莫唑胺联合干扰素-β治疗复发恶性胶质瘤的多中心Ⅱ期临床研究。2010-2012
  5. 卡莫司汀缓释植入剂治疗恶性脑胶质瘤单臂、多中心剂量探索性临床试验。2011-2012
  6. 分子诊断技术在脑瘤个体化治疗中的研究.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项目。2012-2014
  7. 放疗联合化疗治疗成年人低级别胶质瘤疗效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中山大学5010计划)。2012.8-
  8. 卡莫司汀缓释植入剂治疗恶性脑胶质瘤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2013.7-
  9. 新诊断的高级别胶质瘤术后替莫唑胺标准方案对比标准方案联合干扰素-α治疗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2013.7-
  10. 一项在接受TMZ治疗的中国成年新诊断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患者中进行的多中心、前瞻性、观察性研究。2013.7-

主编及参编书籍:
  1. 陈忠平,杨群英主编.神经系统肿瘤化疗手册.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2年2月第1版.
  2. 陈忠平主编.神经系统肿瘤,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年1月.(编写“恶性胶质瘤的分子靶向治疗”章节)
  3. 陈忠平编写组长.中枢神经系统常见肿瘤诊疗纲要(中国肿瘤医师临床实践指南丛书).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0年5月第1版.(编写秘书)
  4. 江涛主编.脑胶质瘤治疗技术与进展.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12月.(编写“复发脑胶质瘤的化学治疗”章节)

代表性论文:
  1. Fu J, Yang QY(共同第一作者), Sai K, Chen FR, Pang JC, Ng HK, Kwan AL, Chen ZP. TGM2 inhibition attenuates ID1 expression in CD44-high glioma -initiating cells.Neuro Oncol, 2013,15(10):1353-1365. ( -IF:6.18分)
  2. 杨群英,沈冬,赛克,等.初诊恶性脑胶质瘤患者综合治疗的生存情况分析.中华医学杂志,2013,93:8-10.
  3. 杨群英,沈冬,赛克,等.尼妥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脑胶质瘤:附14例经验.中华肿瘤杂志,2011,33:232-235.
  4. 杨群英,牟永告,李刚,等.MGMT表达指导下的恶性胶质瘤的替莫唑胺化疗(附40例报告).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1,27:112-115.
  5. 杨群英,孙晓非,黄慧强,等. 23例原发中枢生殖细胞肿瘤综合治疗的疗效分析.癌症,2008,27(4):438-441.
  6. 杨群英,郭琤琤,赛克,等.替莫唑胺联合干扰素-β治疗复发恶性脑胶质瘤的Ⅱ期临床研究报道.中国神经肿瘤杂志,2012,10(4):234-239.
  7. 杨群英,沈冬,赛克,等.复发难治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的综合治疗.中国神经肿瘤杂志,2010,8(2):142-147.
  8. 杨群英,陈忠平.低级别胶质瘤的化疗.中国神经肿瘤杂志,2008,6(2):103-107.
  9. 杨群英,陈忠平.恶性胶质瘤分子靶向药物联合治疗新动态.中国神经肿瘤杂志,2007,5(4):273-278.
  10. 杨群英,陈丽昆. 抗肺癌新药透过血脑屏障的研究进展. 中国神经肿瘤杂志,2004,2(3):197-202.
  11. 杨群英,徐光川,陈丽昆,等.紫杉醇、足叶乙甙、顺铂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癌症,2004,23(11s):1459-1462.
  12. 杨群英.肝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治疗肝癌102例.衡阳医学院学报,2000,28(2):197,199.
  13. KE SAI,QUN-YING YANG,DONG SHEN,ZHONG-PING CHEN.Chemotherapy for gliomas in mainland China:An overview.ONCOLOGY LETTERS,2013,5:1448-1452.
  14. Jiang XB,Yang QY,Sai K,Zhang XH,Chen ZP,Mou YG.Brain metastases from colorectal carcinoma: a description of 60 cases in a single Chinese cancer center.Tumour Biol,2011,32(6):1249-1256.
  15. 李刚,杨群英,郭颖,等.长周期替莫唑胺治疗脑胶质瘤:附32例报告.中国神经肿瘤杂志,2010,10(3):158-165.
  16. 沈冬,杨群英,赛克,等.MGMT表达指导下的复发恶性胶质瘤挽救性化疗疗效分析(附30例报告).中国肿瘤临床, 2011,38(13):781-783.
  17. 沈冬,杨群英,陈忠平.替莫唑胺在恶性胶质瘤化疗中的研究进展.中国神经肿瘤杂志,2010,8(4):271-276.
  18. 陈丽昆,杨群英,梁颖,等.序贯化疗联合脑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中国肺癌杂志,2009,8:68-72.
  19. 孙晓非,杨群英,甄子俊,等. 44例儿童青少年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综合治疗结果分析.癌症,2006,25(12):1529-1532.
  20. 郭琤琤,杨群英,陈忠平.药品未注册用药现状及在神经肿瘤化疗中的应用.中国神经肿瘤杂志,2012,10:1-5.
  21. Chen LK,Liang Y,Yang QY, Xu F,Zhou NN,Xu GC,Liu GZ,Wei WD.Triplet platinum -based combination sequential chemotherapy improves survival outcome and quality of life of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patients. Asian Pac J Cancer Prev,2012;13(5):1863-1867.
  22. 曾银朵,丁林潇潇,杨群英,陈丽昆.厄洛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回顾性分析. 中国神经肿瘤杂志,2012,10: 30-34.
  23. 张冠华,张湘衡,杨群英,等.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临床特点与疗效:40 例分析.中国神经肿瘤杂志,2011,9(1):21-25.
  24. 牟永告,蒋小兵,杨群英,等.脑转移瘤1448例临床资料分析.中国神经肿瘤杂志,2010,8(3):154-159.
  25. 陈丽昆,何友兼,杨群英.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HER和COX-2及NF-κB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7,14(5):366-369.
  26. 张湘衡,牟永告,赛克,杨群英,等.垂体泌乳素腺瘤患者溴隐亭耐药与血清PRL水平的关系.广东医学,2011(32):306-308.
  27. 梁颖 陈丽昆 林勇斌,杨群英,等.紫杉醇联合顺铂每周方案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中国肺癌杂志,2009(12):1101-1105.
  28. 孙晓非,甄子俊,夏奕,杨群英,等. B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和采用改良BFM-90方案治疗的结果.中华血液学杂志,2006,27(10):649-652.
  29. 陈丽昆,徐光川,梁颖,杨群英,等.VP-16联合DDP心包腔内注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心包积液.癌症,2006,25(4):505-508.
3  0. Zhang GH,Jiang XB,Zhang XH,Sai K,Yang QY,Chen ZP,Mou YG.Correlation between TGF-β1 expression and Treg cell infiltration in glioma.Xi Bao Yu Fen Zi Mian Yi Xue Za Zhi,2011,27(6):680-682.
  31. 李刚,牟永告,魏大年,张湘衡,杨群英,等.替尼泊苷与尼莫司汀联合治疗MGMT阴性表达的恶性胶质瘤:附18例经验. 中国神经肿瘤杂志,2009,7(1):53-57.
  32. 陈丽昆,徐光川,管忠震,梁颖,杨群英.奈达铂或顺铂联合紫杉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随机对照研究. 中华肿瘤杂志,2007,29(6):273-278.
  33. 李文宇,赛克,陈银生,王翦,杨群英,陈芙蓉,李维平,陈忠平. 雷公藤甲素增敏替莫唑胺杀伤胶质瘤细胞的机制研究.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3,29:1106-1009.
  34. 赛克,王芳,牟永告,张湘衡,柯超,杨群英,邵建永,陈忠平.胶质瘤1p/19q联合缺失特征分析.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1,37(8):490-494.
  35. 张利娜,陈丽昆,梁颖,徐光川,刘俊玲,杨群英.含顺铂方案治疗70岁以上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5,39:195-197.
  36. Mou YG, Sai K, Wang ZN, Zhang XH, Lu YC, Wei DN, Yang QY, Chen ZP. Surgical management of radiation-induced temporal lobe necrosis in patients with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Report of 14 cases.Head Neck,2011,33(10):1493-500.
  37. 陈雨,李振业,张湘衡,向锦,赛克,柯超,杨群英,郭建贵,陈忠平,牟永告. B7-H4在人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3,29( 5) : 810-814.
  38. Zhen-ye Li, Xiang-heng zhang,Yu Chen,Jian-gui Guo,Ke Sai,Qun-ying Yang, Zhong-ping Chen,Yong-gao Mou,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B7-H4 expression in match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brain metastases and primary tumors. OncoTargets and Therapy, 2013:6 869–875.( -IF:2.073)

国际会议交流:
  2010.06韩国(首尔) The 7th Meeting of Asian Society for Neuro-Oncology and 4th Chinese -Korean Neuro-Oncology Meeting 会议发言,发言

  题目:
  1. Temozolomide Chemotherapy Based on MGMT Protein Expression for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Gliomas: Experience with 40 Cases.
  2.  Phase Ⅱstudy of paclitaxe1 -etoposide- cisplatin chemotherapy and concurrent or sequential brain radiotherapy for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with synchronous brain metastases.

 

                                                                                               更新时间:2014.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