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专业特色,贡献“中肿”智慧

2020-09-25


       9月申城,秋高气爽。由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承办的第三届全国肿瘤重症医学大会于2020年9月11~12日在上海隆重召开。

       来自全国的专家同道,围绕“融合与发展”的主题,针对肿瘤重症中粒缺发热和感染、抗凝和肺栓塞、抗肿瘤药物相关并发症、肿瘤免疫治疗并发症、围术期管理、肿瘤微创诊疗并发症等新观点、新技术、新方法,开展广泛、前沿、热烈的交流与研讨。



       全国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专委会主任委员、我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马刚教授针对围肿瘤治疗过程中的呼吸衰竭,以多维、立体、全新的视角和理念进行讲解,系统复习了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同时介绍了几十年来他在临床一线成功救治的宝贵经验。我科何新荣医生也在会上分享了感染标志物在管理肿瘤严重感染中的理解和应用,以及重症救治中液体治疗的体会。


       急性呼吸衰竭是肿瘤患者转入重症监护病房的最常见原因,发生率高达50%。我院重症医学科自1986年成立以来,在呼吸与危重病专家马刚主任的带领下,经过三十多年的沉淀与探索,融合重症医学与肿瘤专科的特点,对肿瘤病人合并呼吸衰竭的诊治具有独到的经验,尤其在恶性气道狭窄的支气管支架治疗方面更具专业特色,使数百例危重患者即刻解除气道阻塞与呼吸衰竭,及时挽救了病人的生命,为肿瘤的治疗赢得时机,在国内业界也享有很高的声誉,为中国肿瘤重症医学的发展贡献了我们“中肿”的智慧。




       中国抗癌协会王瑛秘书长、王宇组织部长、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候任主委陈德昌教授莅临大会指导。首任主任委员于凯江教授在大会上对大会主题作了生动而的诠释,现任主任委员王东浩教授从肿瘤重症生命支持技术的层面,构建肿瘤与重症融合与发展的框架,描绘专业委员会继往开来的工作蓝图。


       本届大会是中华医学会和中国抗癌协会今年举行的首个线下专业会议,据初步统计,线上直播有近11300人次观看。

分享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