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肿儿童肿瘤科MDT直播,聚焦神经母细胞瘤

2019-03-07

      2月27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儿童肿瘤科成功举办了一场全院临床单病种病例讨论会。此次讨论会与往年不同,今年线上连线了6家医院的儿童肿瘤诊治专家,进行线上联合讨论、点评。联合良医汇肿瘤资讯,进行同步线上直播,全国儿童肿瘤同道及关心神经母细胞瘤的医务人员均可收看。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全院临床单病种MDT病例讨论会已经举办多年,主要目的是规范肿瘤的诊断和治疗。结合具体的病例,从肿瘤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诊断、病理诊断、分子诊断、骨髓诊断、临床分期、危险度分层、治疗策略、治疗方法(手术、化疗和放疗等)和预后等各方面,由各领域的专家进行阐述。通过这种多学科的MDT病例讨论,明显的提高大家对所讨论的肿瘤全方位的认识,有助于肿瘤的规范性的诊断和治疗。

      我院全院MDT病例讨论会每月每个科室轮流主办一场。儿童肿瘤科已经举办了胸壁尤文氏肉瘤,眼眶横纹肌肉瘤,中枢生殖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此次MDT讨论会是聚焦儿童神经母细胞瘤。

      此次会议以一个治疗成功的4期高危神经母细胞瘤病例展开讨论。连线医院点评专家有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孙晓非教授、甄子俊副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钧澄教授、周李教授、徐哲教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黎阳教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郭海霞教授,深圳市儿童医院袁秀丽教授,江西省儿童医院徐忠金教授。主讲专家有张翼鷟教授、甄子俊副教授、高远红教授、刘卓炜教授、王翦教授、曾斯慧副教授,张玉、陈跃琼、肖子正、朱佳、王娟主治医生。

      所选择的病例具有典型和稀缺性,病例讨论会设置了汇报、提问、答疑、点评等环节。讨论内容就化疗、手术、放疗、病理诊断、影像诊断、骨髓诊断、造血干细胞移植等问题展开。既有台上台下互动,也有线上线下专家点评交流。深入讲解和精彩点评有理有据、严谨激烈,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此次讨论的患者,年龄4岁,左肾上腺肿块伴骨髓肿瘤转移、多发骨转移和头颅骨伴硬脑膜转移的4期高危神经母细胞瘤患者。讨论聚焦以下几个问题:

1、单纯靠骨髓肿瘤侵犯能否确诊神经母细胞瘤?
2、Ⅳ期广泛转移高危神经母细胞瘤原发灶和转移灶是否都需要切除?
3、Ⅳ期广泛转移高危神经母细胞瘤原发灶和转移灶切除后是否需要放疗?
4、Ⅳ期广泛转移高危神经母细胞瘤造血干细胞移植选择
5、综合治疗CR后的维持治疗。

经过学习和讨论,改善了大家对上述问题的认识。
1、对于神经母细胞瘤的诊断目前共识是:(以下任一项)
(1)肿瘤组织学确诊(活检或者手术获取肿瘤组织),明确诊断和病理分类,
(2)骨髓活检或者骨髓穿刺找到典型的神经母细胞瘤细胞,需同时伴有尿VMA或HVA升高患者(仅适用于难以获取肿瘤组织活检的患者)。
2、晚期转移高危NB患者化疗后原发灶要切除,转移灶能切除也尽可能的切除。
3、晚期转移高危NB患者术后原发灶需要放疗,转移灶也尽可能放疗
4、完全缓解后造血干细胞移植巩固治疗是一种选择,包括自体或者异体移植。
5、GD2单抗免疫治疗是治疗选择(国内尚无此单抗)。

      此例晚期高危神经母细胞瘤患者采用化疗、手术(原发灶和头颅硬脑膜转移灶)、放疗(原发灶和头颅转移灶)和口服化疗药物维持治疗。,目前治疗结束已四年余,在校学习、生活如常,让专家们对治疗这类高危病例更有信心,也让患者家庭看到了希望。

      疑难病例诊治既体现了临床医生综合思辨及实际处理问题的能力,也是一个医院临床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尺。中肿儿童肿瘤科进行MDT会诊已经397期,1200多个患儿获益,对疑难病例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MDT会诊充分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加强了院际间临床学术交流与合作,保持了治疗的科学性、一致性、协调性和性价比。使患者在诊断和治疗中得到很大的获益,同时也避免了误诊误治和过度的治疗,也能更好的提高医疗团队的治疗水平,有力地促进了儿童肿瘤临床诊疗水平的提升。MDT会诊模式也成为了具有浓厚氛围的学术交流平台和学科特色品牌。

                                                                            文/陈春媚
                                                                            图/陈春媚 良医汇

分享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