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专家

张兰军

职务: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胸科 科主任导师
职称: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导师、肺癌首席专家

专长

胸部肿瘤外科的诊断治疗及综合治疗

张兰军教授1984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毕业后留校(第四军医大学)任教并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从事心血管外科临床工作并完成心胸外科住院医师训练。1988年师从我国著名胸外科专家刘锟教授进行食管功能研究并于1991年获得医学硕士学位。1991年任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心胸外科讲师、主治医师。2001年师从著名胸外科专家戎铁华教授并于2004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2004年留校(中山大学)从事胸外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2006年任中山大学肿瘤医院胸外科副主任、2008年晋升为中山大学教授、主任医师、2010年任胸外科主任至今。1999年起从事生物材料人工器官的构建,先后进行了人工食管、人工肋骨、人工外科补片的研制, 2001年7月在国内外成功进行了首例生物材料人工食管人体植入术并获成功。2005年12月起先后成功运用生物材料人工胸壁对肺癌侵犯胸壁切除后巨大缺损、脓胸术后胸壁缺损、胸内肿瘤伴胸廓畸形的缺损重建成功,并于2018年在欧洲获ESTS-MEDXPERT奖。2015年在华南地区开展首例电磁导航(ENB)肺内小结节诊断治疗术。2016年在华南地区首次开展机器人辅助肺癌根治术。2022年当选美国胸科医师学会(AATS)会士,同时,自2014年起成为欧洲胸外科学会(ESTS)、国际肺癌研究会(IASLC)委员。目前主要进行肺癌的外科治疗及综合治疗研究、肺癌早筛及早诊、肺癌预后预测、肺癌的微创手术及机器人手术、肺癌分子分型及靶向治疗;生物材料人工器官的构建及应用;胸部肿瘤标本库及肿瘤信息平台建设及转化研究;肿瘤个体化治疗的分子标志物筛选;以及胸部肿瘤外科术后营养支持及营养支持对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影响等。先后承担国家863重大专项4项、广东省及广州市科技攻关及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多项,获资助近600万元。目前承担多项正在进行的国际多中心RCT临床研究及国内多中心RCT临床研究。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文章140余篇,主编及参加编写专著9部。

张兰军教授于2011年带领科室获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学科建设项目,2017年顺利通过国家评审,获得国家临床重点学科(胸外科)。目前科室在全国胸外科临床专科排名(复旦大学版)中连续11年名列第6-8名。

2014年获第二届羊城好医生称号、2016至2020年屡获岭南名医称号、2019年获第三届国之名医(优秀风范)荣誉。

至2023年的全国及国际学术组织任职:

  1. 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委员兼肺癌学组副组长(第9,10届)
  2. 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分会委员(第1-4届)
  3. 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分会肺癌专家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第4届)
  4. 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分会创伤专家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第2、3届)
  5. 中国抗癌协会科普专业委员会 常委(第1、2届)
  6. 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 委员(第5、6、7届)
  7. 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 委员(第6、7届)
  8. 中国抗癌协会内镜分会胸腔镜专业委员会 常委
  9. 中国医师协会整合医学会胸外科分会 副主任委员(第1届)
  10. 中国医师协会智慧医疗专业委员会 委员(第2届)
  11. 中国医促会理事(2022年)
  12. 中国医促会胸外科分会 副主任委员(第2届)
  13. 中国医促会控制吸烟及肺癌预防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第1、2届)
  14. 中国医促会胸部肿瘤学分会 常委(第1、2届)
  15.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肺癌教育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第1届)
  16.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胸外科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第1届)
  17.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胸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第1、2届)
  18.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非小细胞肺癌专业委员会 常委(第1届)
  19. 中国肺癌外科联盟南方联盟主席
  20. 全国医师定期考核肿瘤专业委员会 委员
  21. 国家肿瘤中心肺癌质控专家委员会 委员(第1届)
  22. 美国胸外科学会(AATS)委员(2022年当选)
  23. 欧洲胸外科学会(ESTS)委员(2017年当选)
  24. 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委员(2014年当选)
  25. 国际罕见肿瘤协会(RCN)会员(2011年当选)
  26. 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胸外科分会 主任委员(第2届)
  27. 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理事(第11届)
  28. 广东胸部疾病学会 理事(第1届)
  29. 广东省委保健主诊专家(第3、4、5届)
  30. 广东省医学会胸外科分会 常委(第2届)

 

更新日期:2023年1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