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 【我和我的祖国】影像科、核医学科党支部:红心向党志不改,砥砺前行谱华章
         礼赞70载,奋进新时代。为落实学校和中心两级党委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精神,10月9日下午,影像科、核医学科党支部开展“我和我的祖国”主题党日活动,通过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新党员入党宣誓老党员重温誓词、观看电影《我和我的祖国》等形式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万岁!伟大的中国人民万岁!”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道出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声。再次聆听这一重要讲话,党员们依然心潮澎湃、激动不已。70
    10-18
    2019
  • 曹云主任医师荣获全国“杰出青年病理医师”奖
      撰稿:张意军 审核:云径平    在今年刚结束的第十三届全国病理医师年会(安徽省合肥市,10月9-11日)上,我中心病理科曹云主任医师荣获2019年全国“杰出青年病理医师”奖。该奖由全国病理医师协会每年评选一次,从全国45岁以下青年病理医师中通过严格遴选、函评,最后以答辩形式决出不超过5人名单,在当年的全国病理医师年会上予以颁奖,以表彰在医、教、研、学科影响力等方面做出杰出成绩的青年病理医师。该奖项自2015年设立以来,今年是第5届。曹云主任医师此次获奖也是中山大学医科病理医师首次获此荣誉。      曹云主任医师(左四)荣获2019年全国“杰出青年病理医师”奖     
    10-18
    2019
  • 您有所呼,我有所应————提高服务质量,收集意见建议
      为进一步推进医院行风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健康利益,树立医疗卫生行业新形象。我影像科在微信公众号向各位病友、家属收集、征求意见和建议,并以此为动力改进工作,持续提高服务质量。  欢迎关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影像科”微信公众号并进行留言,或点击公众号右下角与我们联系,我们的进步来自您的督促。谢谢!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影像科 2019年10月15日    
    10-15
    2019
  • 肿瘤早诊的“火眼金睛”——徐瑞华教授团队成功研发上消化道肿瘤内镜AI辅助诊断系统
        据国家癌症中心统计数据显示,全球约50%的上消化道癌(包括食管癌、胃癌等)发生在中国,其中超过85%的患者在确诊时已为中晚期,每年因此导致的死亡病例超过40万。早期上消化道癌患者五年生存率超过 90%,而晚期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则小于10%。   因此,上消化道癌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目前,内镜检查及活检仍是上消化道癌早期诊断的金标准。但是我国的内镜医生十分短缺,人才缺口巨大,远远不能满足临床实际需求;而另一方面,由于早期上消化道癌常缺乏典型的内镜下表征,极易漏诊;加之不同级别医院的内镜医生水平差异很大,导致我国早期上消化道癌的检出率低,早诊率不到10%,严重制约了疗效的提高
    10-08
    2019
  • 中肿垂体瘤MDT团队成立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垂体瘤多学科诊疗团队(MDT)于2019年08月26日正式成立。垂体瘤MDT团队由我院神经外科、放疗科、影像科、核医学科、肿瘤内科、病理科和中山一院内分泌科专家组成。MDT成立当天还成功举行了我院首次垂体瘤MDT研讨会。来自中山大学附属第一、第二、第三和第五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和暨南大学附属华侨医院的20多位专家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参会专家合影        牟永告主任主持会议,刘卓炜副院长、陈忠平教授、王海军教授致辞     神经外科牟永告主任主持本次会议,他对出席会议的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刘卓炜副院长出席会
    09-25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