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 人工智能助力胃癌分子分型-中肿蔡木炎团队取得研究新进展
           近日《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病理科蔡木炎主任医师团队牵头,中山大学计算机学院郑伟诗教授和王瑞轩副教授团队、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罗俊航教授合作完成的一项基于H&E染色切片的人工智能筛查EBV相关性胃癌亚型的最新研究成果。       本研究为探索一种低成本、可靠的EBV相关性胃癌亚型筛查手段,创新性地应用深度学习模型及人机融合策略,从H&E染色病理图像中筛查EBV相关性胃癌亚型,并在国内、外多中心外部数据集中获得出色验证,使得人工智
    06-01
    2022
  • 吹响青年战“疫”号角共守羊城平安——防癌体检健康管理中心
           春意酥怀的四月和五月,广州新冠疫情反扑,面对汹涌而来的疫情,我市开启了轮替交接的大规模全员核酸筛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高度重视、迅速部署核酸采集支援队集结。       同舟共济,守护广州平安。“要全面动员、全员参与、全力以赴,关键时刻做到拉得出、上得去、起作用!”我科刘宇英主任动员我科全部医护积极投入到社区核酸采集队伍中,为关键时期与病毒抢速度争分夺秒、为守护羊城防控工作倾尽全员力量!       一支穿云箭,千军万马来相见。在科室主任、党支部书记的号召下,在人民群众的呼唤中,我科青年“医护白”勇敢冲锋,在人间最美四月天里留下了一个个“疫”无反顾的身影。  
    05-23
    2022
  • 滴水聚爱热心捐助显真情
           疾病无情人有情,3月25日,防癌体检健康管理中心一位同事母亲突发脑出血昏迷需行紧急抢救手术。沉重的抢救治疗费用让本身经济就不宽裕的同事一家陷入困境。       我科刘宇英主任非常关爱科室同事,时刻关心着同事母亲的病情变化进展。在了解到同事家中情况后,我科支部书记李艳红护长牵头在微信工作群向全科同事发出了爱心捐款倡议书,一场爱心接力活动迅速展开。       一人有难,全科支援。我科全体员工积极响应踊跃捐款,大家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慷慨解囊,用实际行动表示了对同事母亲的关心。       本次捐款不分多少,善举不分先后。短短2小时内,一共筹集到两万五千余元,我科工会组长陈
    04-22
    2022
  • 让爱汇聚成生命的源泉!医不容辞
      在中肿 他们是日夜坚守的医护人员 撸起袖子 他们是无偿献血的志愿者 2022年度无偿献血活动 汇聚热血,爱心飞扬 伸出手臂,传递中肿温度!    三月的广州,黄风铃花开了,春天来了。为了缓解我市用血紧张局面,满足临床急救用血的需求,发挥医务工作者的率先垂范作用,2022年3月23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红十字会组织了以“无偿献血,‘医’不容辞”为主题的2022年度职工无偿献血活动。此次活动共有984名职工参加,合计献血量达229000毫升!         献血通知发出后,报名人数达1000余人。为保障疫情期间的献血安全,避免人员扎堆聚集,本次献血采取分批分时分段进行。随着广州
    03-25
    2022
  • 广东省核医学专业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花落中肿
           近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室发布了关于广东省省级质量控制中心成员及部分中心挂靠单位的换届通告,确立了各领域的十二个省级质量控制中心,其中,广东省核医学质量控制中心最终挂靠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核医学科主任樊卫担任质量控制中心主任,科副主任张旭及医师唐思担任质量控制中心秘书。           通告指出,广东省核医学质量控制中心将借助我中心核医学科提供的办公场所、设备、经费及人员配备展开日常工作,完成包括拟定并完善核医学专业质控标准评价体系、指导并监督质控存在问题的单位、省内核医学技术开展与人才队伍培养、建立核医学专业质控信息数据库以及对接国
    03-22
    2022
  • 超声心电科开展通识课程《神奇的超声》集体备课会
        为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保证课堂教学质量,为教师首次开课或讲授新课程做好准备,2022年2月16日,超声心电科在科室学习室举办了中山大学2021学年春季学期通识课程《神奇的超声》集体备课会。夏奕教授以及周建华、林僖、裴小青、刘隆忠、韩峰、黎剑、郑玮、王建伟、郭智兴等授课教师团队参加会议。       周建华主任给大家演示如何使用UMU互动学习平台      为开课做好更充分的准备,超声心电科利用UMU平台增设了课堂互动交流环节,有奖竞答,教学互长,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程的趣味性。课程授课教师都是来自中肿超声医学专业的精英人才,均为博士及研究生导师,拥有多年的临床
    03-04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