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 规范应急流程、牢筑安全防线影像科开展急救培训及案例演练
        为确保患者安全检查,巩固及提升相关医务人员急救技能水平,熟悉应急流程,保障越秀和黄埔两院区医疗安全并提高服务质量,肿瘤防治中心影像科于2020年12月30日在23层国际会议厅组织了医技护急救培训及演练。本次培训针对影像检查工作特点,设置了以对比剂急性过敏反应抢救和心肺复苏为主的培训内容,邀请门诊部急诊李颖庆副主任医师、手术麻醉科赖仁纯副主任医师以及重症医学科廖伟主治医师和李间开护理师莅临现场授课及指导,并进行医技护三方联动的现场急救演练。影像科全体医技护人员参与了全程培训。        临床鉴别*火眼金睛     影像科有一个神奇的“照妖镜”,就是对比剂,可以让病
    01-15
    2021
  • 【党日活动】药学部、内镜科党支部:党建引领鼓干劲,凝心聚力勇争先
       摘要:学思践悟,与党和中心事业同频共振   2020年12月28日,中心党委武少新书记参加药学部、内镜科党支部组织生活。武书记结合中心当前与未来的工作,以《学思践悟,与党和国家事业同频共振》为主题,为党员们讲授了一堂鲜活生动的党课,激励全体支部党员学习领会《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重要精神,为黄埔院区试运行凝心聚力、加油鼓劲。       学思践悟,与党和国家事业同频共振    武书记围绕学好用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结合我院当前与未来的工作实际情况谈几点要求三
    01-13
    2021
  • 病理科蔡木炎副主任荣获2020年度全国“杰出青年病理医师”奖
          2020年11月28-29日,中国医师协会病理科医师分会年会暨第十四届中国病理医师年会在陕西省西安市成功召开。我院病理科蔡木炎副主任医师荣获2020年度中国医师协会病理科医师分会“杰出青年病理医师”奖。此奖项由卞修武院士倡议,自2015年设立,旨在表彰在临床病理领域医疗、科研、教学及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青年病理医师,具有10 年以上临床病理工作经历,年龄不超过45周岁,每年名额不超过5名。   蔡木炎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现任我院病理科副主任(分管科室教学与文化建设)。自2005年中山大学临床医学本科毕业后入职病理科,以消化道肿瘤及淋巴瘤病理为亚专科方向,病理诊断水
    12-22
    2020
  • 病理科黄雨华主治医师关于EB病毒相关性胆管细胞癌的研究取得突破
           肝内胆管细胞癌是肝脏第二常见的恶性肿瘤,在亚洲人群高发。近数十年,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该肿瘤侵袭性强、手术可切除率低、目前治疗手段仍非常有限、患者预后差。然而,迄今为止,50%肝内胆管细胞癌病例的病因仍不清楚。       2016年6月,黄雨华主治医师确诊了我中心首例EB病毒相关性肝内胆管细胞癌,并观察到该病具有较为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从而开展了相关回顾性研究工作——《EB病毒相关性肝内胆管细胞癌的临床病理、肿瘤免疫微环境和基因组学特征》。这项研究工作得到了其博士导师、病理科主任——云径平教授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研究成果已于2020年11月17日在国际
    12-15
    2020
  • 硬核科普之室内核辐射污染-冬季谈“氡”
      核医学科 肖子正                 普通人一辈子大部分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特别因是2020年新冠疫情,大家宅在室内的时间更长了,因此室内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相对于室外污染更大。室内污染中刺鼻甲醛、苯及油烟等早已为大家所熟知,但放射性核素氡222也是现代社会室内污染的主要组成部分。        氡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惰性气体,由镭226衰变产生,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空气、土壤、岩石中。正常情况下氡222的浓度极低,不会增加癌症等疾病的发病率,但如果在局部环境富集,那就有可能对人体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富集的氡及其子体在常温下空气中能形成放射性气溶胶,极易被人体吸收,衰变
    12-14
    2020
  • 核医学科新武器PSMAPET/CT:让前列腺癌无处循形
     核医学科 郑容亮       在我国,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发病率较高的肿瘤,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早期诊断率低,许多前列腺癌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进展期,死亡率居高不下。近年来,PSMA PET/CT在前列腺癌诊疗方面的应用突飞猛进,尤其是在前列腺癌生化复发检测方面具有相当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成为了核医学科的新武器。  一、什么是PSMA?         PSMA全称为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rostate specific membrane antigen),是存在于前列腺腺上皮细胞膜的固有膜蛋白,在正常前列腺组织表达较低,但在前列腺癌细胞的表达增加 100~1000
    12-14
    2020
  • 对口援疆丨樊卫教授再次踏上万里援疆路
           2020年10月,中心核医学科樊卫教授再次踏上一年一度的万里援疆路。自与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建立起对口援疆关系后,樊卫教授每年都定期踏上万里援疆路,与新疆核医学同道一起进行学术交流、学科建设及医学活动交流。         今年的学术活动安排主要是由喀什区第一人民医院与广东省医学会核医学分会的联合举办的“第四届粤疆核医学PET/CT临床应用学习班”,会议特邀山西医科大学校长、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现任主委李思进校长,上海市、广东省以及新疆的多位专家教授出席,来自喀什地区、阿克苏地区、哈密地区的50余名核医学同仁参加会议。        会议中,喀地一院林天歆院长表示
    12-14
    2020
  • 中肿病理科进行自我评审“质量管理”—2020年度CNAS质量管理评审报告会侧记
    文/ 符珈、孙鹏;图/ 杜雪莹、隋冬梅        为了更好地满足临床的需求,从患者的根本利益出发,中肿病理科的医疗质量管理一直朝着更规范、更标准化和更精细的方向稳步前行。2020年11月30日,按照CNAS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病理科成功举办了2020年度(第三届)质量管理体系管理评审报告会,在科主任云径平教授的主持下,包括科室领导层、各业务组组长、内审员、业务骨干等共26人参加了本次管理评审会议。       首先,由综合组组长孙鹏医生强调本次管理评审会议主要聚焦病理科质量管理的三个问题: 1.评审我科现行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否持续适用及运行有效; 2.质量方针和目标是否适合于病理诊
    12-08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