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 输血科新项目介绍:白细胞滤除
      一、白细胞滤除的背景:   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发现了血液在滤除白细胞后输注,能显著减少输血带来的副作用及不良反应。目前,“白细胞滤除”已成为新的国际输血标准,国内外输血科已普遍使用。   二、白细胞滤除的临床意义:   1、减少非溶血性发热输血反应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2、防止HLA同种免疫和血小板输注无效;   3、降低传播白细胞相关传染性病原体(如CMV)的危险性;   4、防止输血相关免疫抑制、降低术后感染率;   5、减少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
    03-01
    2017
  • 胃印戒细胞癌,效果未必差
    中山大学肿瘤医院胃外科 徐大志   什么样的胃癌效果最差?  很多人,甚至很多非专科的医生都会认为是胃印戒细胞癌。  实际上,胃印戒细胞癌只是胃癌的一种病理学类型,而非其生物学行为。顾名思义,在这一类胃癌中,显微镜下可以看到肿瘤细胞中充满了黏液,把细胞核挤向了细胞的一侧,使其外形酷似带有印章的戒指,故得其名。过去,有人把胃印戒细胞癌和未分化癌及弥漫型胃癌相混淆,其实他们之间并不完全相同。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特殊类型的胃癌近年来有不断上升的趋势,有报道认为胃印戒细胞癌占总体胃癌的比例甚至可以达到30%以上,比2000年之前大约增加了10倍。  由于很多晚期患者的类型尤其是所
    02-24
    2017
  • 我中心陈敏山教授团队喜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中心办报道】2月7日,广东省创新发展大会在广州召开。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省长马兴瑞等出席大会现场并为广东省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进行颁奖。我中心陈敏山教授团队“肝癌多学科治疗策略优化的研究与应用”项目喜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广东省是肝癌高发区,肝癌发病率居于恶性肿瘤第三位。现有的治疗方法包括外科手术(移植、切除)、血管性介入、局部治疗(射频、微波、冷冻等)、免疫治疗、靶向药物治疗、化疗、放疗、中医中药等,但因肝癌的生物特性,治疗后易复发和转移,单一治疗手段难以获得满意疗效。 在陈敏山教授的带领下,其研究团队积极开展肝癌多学科综合治疗系列研究,寻找新的治疗策略和方法,努力为每一例患者打造
    02-08
    2017
  • 肿瘤防治常见误区
    肿瘤防治常见误区   一、肿瘤无法预防、不能治疗        肿瘤已被证明是一类受环境影响很大的疾病,其发生与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环境污染等密切相关。预防恶性肿瘤最重要的是:不吸烟,合理膳食,良好生活习惯。   二、切除癌肿即病愈,化疗毒副作用太大不能做 放、化疗可以说是让肿瘤患者及家属最为恐惧的治疗手段。因恶性肿瘤具有转移性和侵袭性的特点,最大程度防止肿瘤术后复发或转移,是每个肿瘤专科医生努力的方向。虽然放、化疗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会损害正常细胞,但放、化疗作为综合治疗的主要手段,放弃无非为肿瘤的复发
    02-08
    2017
  • 肿瘤防治常见误区
    肿瘤防治常见误区   一、肿瘤无法预防、不能治疗        肿瘤已被证明是一类受环境影响很大的疾病,其发生与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环境污染等密切相关。预防恶性肿瘤最重要的是:不吸烟,合理膳食,良好生活习惯。   二、切除癌肿即病愈,化疗毒副作用太大不能做 放、化疗可以说是让肿瘤患者及家属最为恐惧的治疗手段。因恶性肿瘤具有转移性和侵袭性的特点,最大程度防止肿瘤术后复发或转移,是每个肿瘤专科医生努力的方向。虽然放、化疗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会损害正常细胞,但放、化疗作为综合治疗的主要手段,放弃无非为肿瘤的复发
    02-08
    2017
  • 内科黄慧强教授再次应邀至美国TCLF发言
      我院内科黄慧强教授,今年第四次应邀为美国T细胞淋巴瘤论坛(TCLF)讲者, 并且大会口头首次报告了我院由黄教授任PI、全国多中心前瞻随机对照NK/T淋巴瘤III临床研究的中期随访结果,该研究包括早期和晚期复发NK/TCL两部分,是现阶段含长效L-asperaginase 方案国内外重要的临床研究。   并且,黄教授首次为大会总结发言,题为《Summary Perspective on evolving treatment for PTCL 》,除重点总结当下T细胞淋巴瘤临床治疗现状和未来靶向治疗展望的关键内容外,还特别介绍了口服新型HDAC抑制剂Chidamide在中国治
    02-08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