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Cancer Cell封面发表,中国创新双免疗法改变结肠癌治疗策略2025年10月1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教授团队领衔的一项1b期临床研究(NCT05890742)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Cancer Cell(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设计,系统评估了信达生物伊匹木单抗N01(IBI310)联合信迪利单抗对比PD-1单药,在局部进展期微卫星高度不稳定/错配修复缺陷(MSI-H/dMMR)结肠癌新辅助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首次以高水平的循证证据验证中国双免方案可显著提高病理完全缓解率(pCR)达78.4%,在中位随访21.4个月内无患者复发,安全耐受,为优化该类患者的新辅助治疗模式提供了有力支持。10-142025
- 歌唱祖国丨小而美的音乐时光,鼓舞生命!“在中肿医务人员的照顾下,我的头发(化疗后)蹭蹭地长,我们的生命也看到了希望!”随着音乐响起,这句来自湖南病友王老师的动情分享,道出了中肿小桌音乐会上最动人的心声。09-302025
- 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出炉!中肿40位学者入选近日,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和国际权威学术出版社爱思唯尔(Elsevier)共同发布2025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World's Top 2% Scientists)。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共有9位学者进入“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较去年增长1人;39位学者入选“2025年年度影响力榜单”,较去年增长7人。09-252025
- 再创佳绩!中肿获国自然立项121项今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了202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接收申请项目评审结果,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在集中受理期间获立项121项。其中,包括创新研究群体项目2项、重点项目2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B类)3项、面上项目59项以及青年科学基金项目(C类)55项。08-272025
- 再创新高!中肿主办的Cancer Communications影响因子24.9!2025年6月18日,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发布了2024年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主办、徐瑞华教授主编的国产高水平肿瘤学国际期刊Cancer Communications (CC) 2024年影响因子为24.9,在肿瘤学的326种期刊中位列第12(学科相对排名96.5%,Q1),排名继续提升。Cancer Communications 在全球学科排名位列前5%,在亚洲综合肿瘤学领域学术期刊中继续排名第一,稳居肿瘤学高影响力期刊的行列;在国内高影响力国际化医学期刊中位居第二,彰显了在医学领域的影06-182025
- 跨越山河丨肿瘤防治“国家队”再赴临夏之约有一种召唤,跨越千山万水 有一份责任,连接南北两地 10月19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国家巡回医疗队整装集结,再次奔赴千里之外的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开展为期三周的巡回医疗工作,续写粤陇连心的健康篇章。10-202025
- 聚焦欧洲神经外科学术年会:中肿神经外科团队携研究成果精彩发声2025年欧洲神经外科年会(EANS Congress)于10月5日至9日在奥地利维也纳举行。EANS 年会有来自欧洲和世界各地的 2000余名神经外科医生参加,是欧洲神经外科界的主要会议之一,也是欧洲神经外科与世界其他国家神经外科的连接纽带。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神经外科段昊副主任医师与龚振宇博士后参会,并分别就胶质母细胞瘤手术治疗与胶质瘤术后功能康复领域的研究进展作口头报告。 段昊副主任医师在会上分享了中心神经外科牟永告教授团队在胶质母细胞瘤连续En bloc切除方面积累的手术经验与临床观察。研究团队通过对手术标本进行多组学分析,初步发现距离肿瘤主体1厘米范围内的脑组织,即使在病理形态学上10-202025
- 胸怀仁术,“肺”常养生:以传统智慧点亮现代康复之路秋分将至,天高云淡。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1号楼11楼的胸科一区学习室内,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医养生科普活动正在温暖上演。在钟就娣护长热情的开场后,中医专科护士张思文开始了中医养生知识分享。 钟就娣护长致辞 “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秋季养生重在润燥护肺,特别是对于我们胸部术后的朋友来说更要注重调养。”张思文温柔而坚定的话语回荡在学习室内,台下患者们专注地聆听着,不时点头记录。 在此次“胸怀仁术,‘肺’常养生”中医养生科普活动中,她充分发挥专业特长,为患者们带来了一场生动实用的中医养生讲座。她不仅介绍了润肺防燥的食疗方,还传授了简单易行的穴位按摩方法,更针对术后患者常见的失眠、焦虑等问题,提供了10-2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