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胸科健康大讲堂线上开课啦~新年伊始,胸科2022年健康大讲堂活动如约而至。为落实疫情防控相关要求,避免聚集,胸科护理团队充分发挥专科护理优势,依托新媒体等方式,在线上为胸科住院患者及家属开展了一堂生动的“胸部肿物术前术后护理要点”健康知识活动,科学普及了疾病的护理知识,得到了患者及家属们的一致好评。 吴和平护理师为大家带来了《胸部肿物术前术后护理要点》,介绍了肺部肿物手术患者术前需掌握的肺功能锻炼方法,她表示,术中麻醉、术后疼痛药物使用、静脉血栓预防、有效排痰护理等内容均不容忽视,她还提醒大家要注重术后的早期活动与肢体功能锻炼。吴和平护理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的图文为大家详细讲解了患者最01-252022
华南恶性肿瘤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召开学术委员会会议2022年1月14日,华南恶性肿瘤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会议在广州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学术委员会主任詹启敏院士,委员魏于全院士、丁健院士、林东昕院士、董家鸿院士、李兆申院士、卞修武院士、马丁院士、宋尔卫院士、董晨院士、曹亚教授、陈德章教授、吕有勇教授、朱景德教授、朱卫国教授、徐瑞华教授、马骏教授等出席会议。中山大学科研院常务副院长刘梅、实验室全体课题组长参加了会议,中山大学副校长兰平教授、实验室主任徐瑞华教授致欢迎辞。会议由詹启敏院士主持。 中山大学副校长兰平教授致辞 实验室主任徐瑞华教授作了实验室优化重组工作报告及2021年度工作总结报告。他表示01-242022- 01-202022
有望增强肿瘤免疫治疗疗效!朱孝峰、邓蓉团队关于铁死亡机制的研究发表于自然细胞生物学摘要:发现铁死亡过程中关键诱导因素 1月13日,国际细胞生物学顶级期刊《自然细胞生物学》(Nature Cell biology)在线发表了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朱孝峰和邓蓉团队的最新成果——“蛋白激酶C-βⅡ亚型通过磷酸化长链脂酰辅酶A合成酶4介导脂质过氧化迅速扩增促进铁死亡”。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华南恶性肿瘤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的朱孝峰教授和邓蓉教授是本论文通讯作者,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华南恶性肿瘤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张海亮博士是本论文的第一作者。 什么是“铁死亡” 铁死亡(Ferroptosis)是铁依赖的,脂质过氧化驱动的细胞程01-182022
肿瘤消融与免疫靶向治疗学术研讨会召开2021年12月25-26日,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肿瘤消融治疗专家委员会主办的肿瘤消融与免疫靶向治疗学术研讨会暨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微创介入专业委员会2021年学术年会在广州召开。会议旨在探讨肿瘤消融治疗及其与靶免联合治疗新进展,推动符合现代医学发展的肿瘤微创治疗体系建设。按照疫情防控要求,会议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召开。全国近200名消融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12月25日下午,来自全国各地30多位肿瘤消融专家共同讨论了《肿瘤消融围手术期镇痛管理专家共识》和《肝脏肿瘤消融手术抗菌药物应用共识》,并完成了定稿。 作为一种精01-172022
广东首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放射肿瘤科专业骨干师资培训班召开为加强放射肿瘤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骨干师资队伍建设,推进广东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高质量发展,2021年12月24-26日,由广东省医师协会放射治疗医师分会、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共同主办的全省首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放射肿瘤科专业骨干师资培训班在中心顺利召开。本次培训班共招收学员72名,辐射全省25家单位,结合线上与线下,涵盖理论与实践。担使命,赋能骨干师资 开班仪式由中心放射肿瘤科专业基地陈明主任主持,省卫生健康委科教处四级调研员黄式锋、省医师协会副秘书长刘家平、省医师协会毕业后医学教育办公室主任乡汝浩、省医师协会放射治疗医师分会名誉主委陈龙华、现任主委蔡林01-172022
泌尿外科开展“温暖病房”系列活动2021年12月21日为“冬至”,民间有“冬至大过年”的说法。泌尿外科全体同事在周芳坚科室主任、刘卓炜副院长以及三位护长的带领下,延续着每年的“冬至温情,泌团有爱”活动。 12月20日傍晚,中肿泌尿外科领导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安排党团几位骨干专人采购活动所需的用品如汤圆、水果、贺卡等,同时装饰病区,安排活动流程,忙而有序。 刘卓炜副院长、周芳坚科室主任慰问患者 21日早晨7点,医护人员们早早回到科室,给病区患者、家属们准备了热气腾腾的汤圆、甜蜜吉祥的砂糖桔;大家把美好的祝愿写在祝福卡里,旨在为患者送上真挚的关怀。 早晨8点,大家01-142022
三医联动促百家医疗机构抗菌药物科学化管理(AMS)研讨会举行为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遏制细菌耐药,根据相关文件要求,2021年12月30日下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联合广东省医院协会举行了“三医联动促百家医疗机构抗菌药物科学化管理(AMS)”专项研讨会,邀请院外、院内专家共同教学授课。本次会议由医务处、医院感染管理科主办,检验科、药学部、科教处联合参与,采用线上+线下的模式对双院区控感小组等百余人次进行了培训。 中心医务处韦玮处长表示,《“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16-2020年)》等在国家政策层面对于抗菌药物的使用提出了具体的计划和要求,《关于印发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01-1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