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没有硝烟的抗疫战中肿人布好精准防控网今年春节前后,新冠病毒感染的疫情警报骤然拉响,医疗部门的作为防控主战场的压力骤增。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抗疫战场里,中心领导亲自挂帅,第一时间组建了以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和专家小组为运作主体的疫情防控三级组织架构,领导们细致入微地统筹着疫情防控工作,班子成员各自分工负责,各部室密切协同配合,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 启动疫情防控工作以来,本中心领导组织的工作例会达30余次,议题内容包含总体防控方案、诊疗与防控指南、应急预案和工作流程的制定与修订、设备设施和物资物料的准备、宣传动员,等等。在稳定的三级组织架构下,我中心秉承疫06-042020
突破!中肿康铁邦团队等发现骨肉瘤的肺转移新靶标骨肉瘤是儿童和青少年最常见的原发恶性骨肿瘤,其恶性程度高,危害大,其5年生存率仅为60%左右,主要治疗手段是新辅助化疗 + 手术 + 术后化疗,但患者往往对化疗不敏感,容易发生肺部转移,预后差。因此,针对骨肉瘤的肺转移寻找有效的治疗靶点以及药物十分重要。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康铁邦教授、中山大学附一院沈靖南教授、苏州大学陈坚教授等研究团队合作,在骨肉瘤细胞系和肿瘤组织中,发现了几个与RAB22A1-38相关的融合基因,其融合蛋白(Rab22a-NeoFs)可结合SmgGDS607,促进RhoA的活化,从而促进骨肉瘤的肺转移,并合成了特异靶向的穿模多肽,可阻断06-022020
这支核酸检测小分队:无畏无惧,精简实干疫情当前,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用实际行动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落实疫情的防控毫不松懈、肩负肿瘤病患的诊治使命俞显担当。通过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排查感染,是我中心有序开展肿瘤病患入院治疗和有创诊治的有效防控措施。 为稳固我中心防疫网络的第一道防线,迫需建立新冠核酸检测自主筛查体系。分子诊断科积极响应,认真落实中心疫情防控的统一部署,在中心领导、医务处、控感科、门诊部、信息科、药学部、财务处等多部门、众多同事的同心协力之下,迅速启动我院分子诊断科自主新冠核酸检测工作。 试运行期间新冠小组成员细心理顺每个细节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分子诊断科为全国首家在医院设立的分子诊05-262020- 2020年端午节期间门诊工作的安排根据上级有关通知, 2020年端午节期间门诊工作安排如下: 6月25日-27日放假3天,门诊不开诊; 6月28日(周日)补班,按周五挂号; 预祝大家节日快乐!医务处门诊部 2020年5月22日05-262020
推动复工复产提速扩面,这个党支部直击难点堵点出金点随着疫情企稳,医务护理党支部的党员们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复工复产提速扩面,积极破解复工复产中的难点堵点”的号召,热火朝天的投入互联网+党建业务深融合创新行动,提出了12项解决业务瓶颈的党日活动方案。 为促进专题党日活动开展,医务护理党支部5月6日举行了2020“互联网+党建业务深融合”党员创新培育项目公开评议和启动会,会议邀请了中心党委何韵副书记、医务处韦玮处长、护理部覃惠英主任、党办文朝阳处长、黄埔院区管理办公室负责人曹蔚玮主任等专家莅临指导。 专家团和全体党员一起评审党日活动方案 李超峰支部书记首先介绍了活动背景和报名情况,随后05-202020- 05-152020
你好啊!久违的同学们好久不见,甚是想念; 想你了,亲爱的中肿; 你好呀,可爱的同学! 配个好看的欣欣向荣的图 茵茵初夏,终于迎来返学日 5月11日,中肿迎来了2020年春季学期首批返学研究生。 “同学你好,欢迎回来!请出示穗康码并测量体温”,“同学,请在这边更换口罩再进入宿舍”...经过一系列严谨有序的防疫报到手续——身份核验、测量体温、行李消毒、更换口罩、资料登记,首批返学学生正式回归中肿的怀抱。 返学学生报到处:中肿19号大院宿舍区域 返学同学进行身份核验及行李消毒 5月11日上午10:30分,中心党委武少新书记、何韵副书记及研究生思政辅导员一起来到北05-15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