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中心党支部换届完成!新时代、新队伍、新使命
      2018年2-3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党委根据《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相关要求,统筹谋划,精心部署,稳步推进,顺利完成了中心党(总)支部架构调整和支部换届。新一届中心基层党组织设3个党总支部(下设10个党支部)和25个直属党支部,选举产生115名党(总)支部委员,其中党(总)支部书记36人。   紧贴实际设置支部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按照新时期党的建设总要求,遵循十九大新修订的《党章》精神,结合国家大型公立医院巡查组、学校党建工作检查组对我中心基层党建提出的整改意见,中心党委深入调研现有支部实际情况,摸清问题症状,分析深层次原因
    04-17
    2018
  • “抗癌路上,你我同行”——第24届广东省肿瘤防治宣传周正式启动
      4月16日下午,第24届广东省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启动仪式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顺利举行。这是中山大学肿瘤中心与广东省抗癌协会连续第24年联合主办该项活动。在启动仪式上,来自广东省生命之光癌症康复协会艺术团的肿瘤康复者与现场医护人员进行了精彩歌舞表演,为肿瘤病友鼓舞打气;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亦派出多病种专家团队开展系列防癌科普讲座,并现场向省内17家医院代表赠与有关抗癌故事、心理疗愈系列图书,旨在为更多肿瘤病友送上防癌知识与祝福。 活动现场 背景:提高群众意识,肿瘤防控刻不容缓  据2018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最新一期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报告显示,2014年全国恶性肿瘤新发病例数38
    04-17
    2018
  • 【多学科协作】挑战疑难,胃癌复发患者重获新生
      2018年3月7日,对于普通人来说不过是平凡的一天,而对于胃癌复发多次手术、化疗辗转求医的患者马某来说,却足以铭记终生。  57岁的马某,来自浙江省温州市,3年前,因上腹部不适在温州当地医院检查时确诊胃癌,后辗转上海多家医院,先后经历了腹腔镜探查、腹腔灌洗、新辅助化疗、开腹根治性手术、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瘘及感染、辅助化疗等非常复杂的治疗过程。患者及家人在治疗过程中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并忍受了巨大的痛苦。多学科协作 胃癌复发患者重获新生  然而天不如人愿,在术后短短一年后,马某就发现了十二指肠残端旁及门腔间隙淋巴结的转移灶,辗转就医后均被告知无法再次手术,建议姑息治疗。最后,无助的患者于
    04-13
    2018
  • 【关注.专科联盟】中肿泌尿专家助力基层医院成功诊治疑难阴茎癌病例
      (泌尿外科报道)我院泌尿科专家尧凯教授、郭胜杰医生在周芳坚主任指导下,为南方医科大学顺德人民医院一例疑难阴茎癌病例成功完成手术治疗。   病人梁伯今年71岁,长期双目失明并有糖尿病,4个月前外院手术后切口愈合不佳,并出现局部复发和淋巴结转移。就诊时病人整个阴茎溃烂直至根部,伤口流脓、恶臭和疼痛,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最大径约10cm。病人和家属都非常痛苦,处于近似绝望状态。   患者住院期间顺德人民医院泌尿科组织了院内会诊,认为该手术难度大,需要请上级医院会诊指导治疗。适逢我院泌尿科郭胜杰博士驻点技术支持该院,他对患者病情进行详细了解后向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周芳坚教授
    04-10
    2018
  • 我中心赵明教授团队在《Gut》和《JournalofHepatology》上相继发表进展期肝细胞癌介入治疗原创性成果
      原发性肝癌早期难以发现,发现后往往进展迅速,被称为“癌中之王”。中国是乙型肝炎病毒(HBV)--“俗称:乙肝”--感染大国,部分患者会因治疗不当导致疾病逐渐加重为乙肝肝硬化,最终转变为肝癌。虽然近20年来乙肝疫苗接种和抗乙肝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每年全球新发肝癌病例约78万,其中约一半以上发生在我国。其中,以进展期肝细胞癌居多(25%-70%),死亡率居高不下,未经治疗者生存期约为3~4个月。   当前,索拉非尼(多吉美,一种口服靶向治疗药物)是我国和国际权威指南推荐用于治疗进展期肝细胞癌的标准方法,可以将生存期延长到6.5~11个月左右,但随着10余年的临床使用经验和研
    04-08
    2018
  • 肿瘤防治中心召开传达学习2018年中山大学春季工作会议精神报告会
      4月4日上午,肿瘤防治中心召开传达学习2018年中山大学春季工作会议精神报告会。会议旨在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好学校春季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推进中心“三最一流”建设,为早日实现世界一流癌症中心的目标而努力奋斗。肿瘤防治中心全体党政领导班子、中层干部、大PI等人员参加了会议。   徐瑞华院长首先传达了罗俊校长在春季工作会议上的大会报告精神。罗校长在报告中强调,对新时期的中大新的定位、新的格局和新的观念需要有准确的理解和把握。在定位上,中大将“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作为战略方向定位,将“进入国内高校第一方阵,迈进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作为战略目标定位,将“三步走”作为战略路线定位,将“综合性、
    04-04
    2018
  • 中心林桐榆、宋立兵教授同时囊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3月26日,广东省科技创新大会在广州召开。省委书记李希主持会议,省长马兴瑞、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玉妹、省政协主席王荣出席会议。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梅开二度,林桐榆教授领衔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个体化诊治策略的创新和引用”项目、宋立兵教授领衔“食管鳞癌肿瘤微环境的调控机制及其功能研究”的研究成果同时斩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据了解,2017年度省科技奖共246项(人),其中突出贡献奖2人,特等奖1项、一等奖30项。获奖项目充分体现了我省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新成果。                         林桐榆:医学的本质是开放共
    03-27
    2018
  • 徐瑞华教授团队实现晚期肠癌化疗新突破,改写国际指南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徐瑞华教授领衔的中日韩研究者团队开展了一项针对一线治疗失败后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大型的国际多中心III期临床试验——AXEPT研究(研究号NCT01996306),旨在探讨改良的双药联合方案(卡培他滨+伊立替康,简称XELIRI)的疗效及耐受性。该研究首次证实改良的XELIRI有效且耐受性良好,并于近日通过快速发表通道(从投稿至文章接收仅1个月)在全球顶级肿瘤学杂志《柳叶刀肿瘤》在线发表(最新影响因子33.9分)。                                                                              
    03-22
    2018